Mozart’s Sister [Being]
评分:★★★
风格:Alternative Pop
厂牌:Asthmatic Kitty
[xiami id=”1773237229″][/xiami]
如何介绍这位加拿大的流行新人?说她是Grimes的巡演嘉宾兼好姐妹似乎是极好的切入点。Caila Thompson-Hannant用Mozart’s Sister作为自己Solo Project的名称,一方面是因为莫扎特确实有个才华横溢的姐妹,一方面也是为其在当时男权至上的社会未能得到世界的广泛认知而不平。所以很显然,她的首张专辑《Being》听起既简单(自给自足的键盘流行乐趋向、有深度的电子节拍),也让人浑身是劲儿(华丽的人声及和声、温柔而暴烈的女权意识)。其中,《Lone Wolf》、《Salty Tear》在主题上最能体现Thompson-Hannant不滥用感性的孤傲作风(参照歌词“Beauty’s ordinary, I’m bored”),而《A Move》和《Enjoy》则象征着她在静和动上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样貌——前者在Drum & Bass的包裹之下上演了一出与Lana Del Rey神似的迷人骚情,后者则用轻盈而柔韧的Post-Dubstep律动展现出一种极简而古怪的时尚底子。唯一可惜的是,《Being》所呈现的样貌太过多元、浮夸了,导致她在艺术上的专攻精神不如Grimes那般明白、显著,也让其才能被野心模糊了焦点。
□文/左脚踹右脚
Emma Tricca [Relic]
评分:★★★☆
风格:Folk
厂牌:Finders Keepers
来自意大利的民谣女伶Emma Tricca在第二张专辑中展现了丰富的音乐型态和多元化的行文面貌,其带有灰色沉湎色彩的福音元素和轻巧自如的爵士律动,在妖娆撩人的迷幻巴洛克气息中将人们的视线从60年代的格林威治村摆荡到70年代英格兰的民谣摇滚运动,在如Sibylle Baier般芳醇的声线中,一帧一帧地散发出复古而致幻的聆听效果。专辑里的作品并不新颖独特或深邃难测,多以物是人非、时过境迁为主题(《Sunday Reverie》等)。编配方面,原声吉他和Tricca不浮华也不阴冷的独特嗓音配合最为抢耳,间或引用的风琴、铜管乐等元素及《Golden Chimes》稀疏的电子音乐渲染则让专辑体现出一丝古怪、无主的不确定性,像极了“Relic”这个冷冰冰的名字。
□文/左脚踹右脚
Various Aritsts [Wish I Was Here (Music From The Motion Picture)]
评分:★★★★
风格:Folk/Pop
厂牌:Columbia Records
[xiami id=”1773289294″][/xiami]
温情派电影《Wish I Was Here》的同名原声碟,若是称其为“2014年夏季民谣精粹”也绝不为过。尽管不少人都是冲着Coldplay与Cat Power合作同名主题曲《Wish I Was Here》的噱头而来,但是这张大牌云集的原声专辑带来的惊喜着实不止这些。Bon Iver、Radical Face、Aaron Embry几位的才情都为专辑增色不少,加之Allie Moss和The Weepies的出现更是挑动歌迷热情。所有作品都充斥着温暖感,这样的选曲自然煽情法宝,尽管电影里的一些特效令人摸不着头脑,但原声碟已完胜电影。
□文/aggie_艾
Neon Jungle [Welcome To The Jungle]
评分:★★★
风格:EDM/Pop
厂牌:RCA
[xiami id=”1772168895″][/xiami]
纯粹EDM窒息包围之下,Neon Jungle的歌曲就是没有任何特征可辨的夜蒲背景乐,你可能被《Braveheart》和《Trouble》等单曲的绵密厚重节拍迷得晕头转向,但你却记不住关于这个组合的任何实质内容。或许你心存晓幸听听看她们的不插电作品,期望找点女子团体该有的和谐亲切,结果她们连一个和声组合最基本的默契都没有。Neon Jungle作为组合的存在本身就很让人困惑:在成员合唱乏力、各自嗓音无特色、编曲手段已经完全泯灭“人性”的情况下,为什么还需要四个人来唱歌呢?答案就是《Welcome To The Jungle》仅供夜场热身使用,它叫卖的是程式化的电子舞曲、流满荷尔蒙的咚呲嗒呲,至于谁唱、唱怎样,Who cares?
□文/J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