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的时候就是不相信还能有谁会爱他们,需要无时不刻地找证据、寻安慰,想到这点让我有点难过。”
“我可不可以要你的电话,可不可以邀你同床共枕?”很多时候,一句看起来字数不多,不带任何拐弯抹角的话,大概会是你人生中最大的挑战——拥有直击靶心勇气的人,会具备天然的魅力,比如 Japanese Breakfast。尽管曾经有一位批准她学吉他要花几年的“虎妈”,韩美混血女孩 Michelle Zauner 还是会直言:“韩国文化对我没什么影响,我只是在做自己。”下个月初,她就要带着属于自己的声音来到中国:没有很多柔情蜜意,却对人生的起起落落有细腻而果断的触碰。我们和她先行聊过,期待在现场看到更多。
Japanese Breakfast 你好!你今天吃的什么早餐?:)
我正在英国巡演,今天从利物浦回伦敦的路上在高速公路休息站吃了印度咖喱鸡。一巡演我就特别想念米饭,所以会想尽办法找米饭吃。
你的新专辑《Soft Sounds From Another Planet》以及其中的单曲《Machinist》都有一种复古未来主义的感觉。这种科幻概念是怎样形成的呢?
《Machinist》是一年多前,距离《Psychopomp》问世还有几个月的时候写的。有个博客请我为他们创作一首特别单曲,我在录音室和我的合作制作人 Craig Hendrix 一起待了两天,结果搞出了这么一个被拒了的怪东西。这首歌的灵感来自我一个落选外太空移民计划“火星一号”的朋友,这种为了科学事业放弃小我的精神还挺让我着迷的。我觉得这首歌和我以往的作品有很大不同,希望能够以此作为一个突破口吧。
新专辑和上一张最大的区别在哪里?之前你为什么觉得做专辑对你来说可能只是一次性的尝试?
《Psychopomp》是在我妈妈去世后两个月写下的。当时我处在一个非常脆弱、非常痛苦的阶段,只想着能用某种艺术创作去分散一下注意力。我在老家的卧室里录下了这些曲子,搁置了数月之后才在纽约和 Ned Eisenberg 一起重拾,直到那时我才开始对它们有了感觉。在 Japanese Breakfast 之前我玩了很多年乐队,一直没怎么成功过,都有点放弃了。《Pyschopomp》是一份意外的惊喜。《Soft Sound From Another Planet》就少了几分自然而然。我拿着厂牌的预付金,在一间真正的录音室里专注地工作了一整个月,从头到尾也只有一个合作者。
过去几年你和许多知名乐队一起巡演,其中有最喜欢谁吗,为什么?
每支带我们巡演的乐队都很慷慨,也各有各的厉害之处,只选一个最喜欢是不可能的。不过要说最难忘的,大概是和 Slowdive 共度的时光吧。你懂的,他们是传奇,但又那么谦虚可爱又善良,也是第一次演那些大型的场地。感觉真的十分特别。歌曲创作方便最给我启发的则是 Sandy Alex G,我自己的音乐受他影响大概最大了。我也很爱他乐队里的那些人,大家在一起每晚都很开心。
你最早的和音乐有关的记忆是什么?有什么童年最爱的专辑吗?
大概是 Fleetwood Mac 的《Rumors》,或者我爸爸的 Motown 合集 CD 吧。我爸妈都不算是听很多音乐长大的人,我说的那些都是爸爸会在车里放,我从小就很喜欢的。那些封套的样子我至今都觉得历历在目。
混合族裔家庭的成长背景对一个音乐人来说意味着什么?韩国文化是如何影响你的作品的?
这有点难回答,因为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的话显然不是这样看问题的。一直以来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行事,不会去考虑什么有的没的,我是在将原原本本的自己展示给大家,至于韩美混血只是我生命中一个很自然的部分而已。我在《Psychopomp》里采样了我妈妈的声音,几句韩语对话。这大概是我第一次融入这种元素,除此之外我觉得韩国文化可能并没有对我的作品产生什么太大的影响。后来大家说得多了,我就会故意在这里那里加点投其所好的东西,感觉这样也挺有趣的。比如我在《Everybody Wants to Love You》的 MV 里穿上了我妈妈的韩服;《In Heaven》又去纽约的亚洲区法拉盛取景,租了一间卡拉 ok;《Diving Woman》里我提到了济州岛的潜水渔民“海女”。
为什么每次听《Everybody Wants to Love You》都让我想哭?借用 Spin 网站对《Psychopomp》封面上的你母亲的形容,那是在“探向一个她无法触及的世界”——歌里那种单纯、直接、冲动的爱意,难道不也是同样无法捉摸的么?
哈哈,我不知道,我想这就是那种又好笑又感伤的歌吧。这是另外一首意外地随着时间流逝,对于我的意义变得越来越重要的作品。这个歌名和里面反复的那句歌词是有点怪怪的,听起来很欢快,但又有种暗藏的异样情绪。小时候我妈妈给我唱过一首奇怪的儿歌,叫“人人都爱 Michelle”,里面就是把生活中每个爱我的人的名字列了一遍。直到写下《Everybody Wants to Love You》的几年后,我才想起这段往事。人有的时候就是不相信还能有谁会爱他们,需要无时不刻地找证据、寻安慰,想到这点让我有点难过。
你和你的朋友 Craig Hendrix 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包括之前在 Little Big League 乐队的。能说说他在你创作过程中的地位吗?
Craig Hendrix 是 Little Big League 第一张唱片以及 Japanese Breakfast 新唱片《Soft Sounds From Another Planet》的联合制作人。他也是我的现场鼓手。我们的合作真的非常棒,彼此之间有很多信任尊重,所以说他在专辑中的地位是十分显著的。每当我有什么新歌的想法,都会拿去找他提意见。如果我的一段键盘或是贝斯写得太腻歪,他总是会一五一十地指出。在鼓、和弦、管乐器编排方面他也很有自己的见解。我们两个会一起考虑、一起排演唱片上的所有东西,可以说非常紧密。但与此同时 Craig 也十分懂得给我留空间,会帮助我去实现一些心中的想法。
很喜欢你的纹身!能和我们说说背后的故事吗?
谢谢!我最新纹的图案是右臂上的几张韩国传统花牌。这个手臂上的大多出自俄勒冈州尤金 Parlour 纹身店的纹身师 Jimmy Singleton 之手。还记得小时候在韩国,妈妈、外婆、姨妈她们很喜欢玩这种牌。她们会围坐在外婆的绿毛毯边兴高采烈地赌钱,大声嚷嚷,把那些塑料的小牌拍得啪啪响。这是多么美好的一段回忆啊。我负责给她们拿啤酒、花生,然后用小拳头替她们捶背,就能从赢的钱里赚一笔“小费”。
你说过自己一直都有写作的爱好,所以有考虑过创作除了歌曲以外的东西吗?
是的,希望有一天我能写一部短片甚至长篇电影,还有非虚构的回忆录,关于我的妈妈和韩国菜。这次巡演结束我会在韩国多待两个月,希望这就可以动笔把书写起来。
Photo by Ebru Yildiz
文、采访 / Yalla
鸣谢 / Split Works
Split Works开功呈现:JAPANESE BREAKFAST
北京
12月2日(周六)1:30pm
场地:乐空间
北新桥板桥南巷7号人民美术大厦院内北楼左一层
门票:100(预售)/140(现场)
嘉宾乐队:新青年
上海
12月3日(周日)8:00pm
场地:育音堂
凯旋路851号近延安西路口
门票:100(预售)/140(现场)
嘉宾乐队:Soft